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这个中央媒体整版关注贵州,推出3篇文章!

贵州发布 2020-11-21


7月20日,《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刊整版关注贵州,登载了《贵州:守住两条底线 培植后发优势》《凝聚精气神,打赢收官战》《大山里的“农人”教授——记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贵州大学助农专家群体》,具体内容如下:






贵州:守住两条底线 培植后发优势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他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5年来,贵州牢记总书记嘱托,以脱贫攻坚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坚决落实中央部署,紧密结合贵州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出一系列精准管用的“贵州战法”,形成了整体联动、协调并进的系统工程,推动贵州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书写了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特别是2020年以来,贵州在积极采取系列举措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发起脱贫攻坚总攻,“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最大限度发现和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抓好产业、多措并举抓好就业。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说,要坚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全力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确保两场战役都要打赢,两个胜利都要夺取。


关键词:民生工程 产业革命 生态文明

贵州大力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图为铜仁市抹茶原料基地。资料图片


聚焦民生,走一条发展新路


“疫情期间我们每天线上义诊500多名患者,全国2200多位三甲医院的医生加入我们的志愿行动。”贵州朗玛科技旗下的39互联网医院院长庞成林说,1月26日起“中国志愿医生”在39健康平台开通了新冠肺炎24小时免费视频问诊和图文问诊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免费向全国提供医疗服务。


始终瞄准破解老百姓的“难点”“痛点”,贵州发展的“互联网+医疗”就是个例子。目前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省的远程医疗体系,让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甚至省级、国家级医疗机构的优质医疗服务。


“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是探索贵州新路的出发点。不仅疫情防控和远程医疗让群众有了获得感,脱贫攻坚这一头号民生工程更是深入人心。贵州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创造出“六个坚持”“五个体系”等行之有效的贵州模式,“十三五”期间累计188万贫困群众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中95%以上是城镇化集中安置,而这仅用了4年。截至4月底,贵州全省建成扶贫车间914个,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17096人;建成扶贫基地238个,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8123人。基本实现搬迁家庭户均一人以上就业。


“近几年我们乡停了一些项目,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受益,是最重要的取舍标准。”大方县猫场乡党委书记王炳发说,他们坚决关掉小矿山,发展了上千亩的樱桃、猕猴桃、辣椒等长效、高效作物,确保群众持续增收;补贴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板栗、李子、枇杷、大蒜、蔬菜、南瓜等作物,大搞“庭院经济”,延长产业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白学英,贫困户,每天100元,工作29.5天,加班费25元,3月份工资2975元;高小英,贫困户,每天100元,工作28天,工资2800元……”在罗甸县祥脚村,村支书毛成根拿出的该村蔬菜基地的工资发放表上,能看到群众收入没有因为疫情而减少。“办合作社、搞集体经济就是为了群众致富,可以没有利润,但发给群众的绝不能少。”毛成根介绍,疫情期间他们发放工资超过11万元,无论受益面还是工资总数都比往年有所提高。


背靠交通促就业,铺开山乡小康路。贵州在实现县县通高速、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的基础上,从2018年至今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建成7.87万公里“组组通”硬化路,惠及1200万农村群众,打通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山区变成“高速平原”。


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贵州脱贫攻坚连战连捷,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23万减少到30.8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了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


产业革命,改变的不只产业


别平,湖北森源实业投资集团董事长;刘兵,江苏盐城爱菲尔菌菇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两人今年都是58岁,都是中国食用菌行业的名人,如今他们都在贵州的贫困县种蘑菇。一个在西南角的贞丰县,一个在东北角的沿河县。刘兵说:“放下江苏的生意来到贵州,是当地干部的真诚和群众的渴望打动了我,能参与脱贫攻坚这件国家大事非常光荣。”


凭着责任心,刘兵带领团队顶着疫情仅用3个月就建成了日产6万袋黑木耳的智能化菌包厂。而另一头的别平则有着更大的计划,他在贵州成立的丰源公司正在全力建设“中国食用菌扶贫创新发展示范区”,其中包括“一区一镇,九园百村”,如今三个产业园已经陆续建成,示范区全部建成后,将带动贵州全省10万农民过上小康生活。


从农民种苞谷到企业家种蘑菇,小故事里有大变化。2018年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不到3年让贵州农村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推动传统农业实现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主要种植低效作物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村民“户自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苗床地要选择水源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方,而且要没有化学污染又比较肥沃的沙质土壤……”今年桐梓县春耕的技术服务完全没有受到疫情的干扰,原来他们采取了网络直播、微信群聊、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学到种植技术,他们还根据不同产业需求专门派出培训队伍“三农”服务“战队”分赴25个乡镇街道开展技术服务。


疫情之下,贵州农民的信心来自“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等“八要素”相结合的一整套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措施。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等12个高效特色产业由12位省级领导领衔,在全国聘请7位院士作为产业发展顾问,在省内组织专家团队,采取一个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专家团队、一套推进方案的措施,推动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2018年、2019年贵州农业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5.7%,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6%、9.7%,突破1万元大关。


生态文明,创造幸福不动产


盛夏时节,兴义市田寨村的万峰湖畔,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清风习习,岸边的热带水果郁郁葱葱,芳香阵阵。可就在10年前,这里还水体黑绿、腥气逼人。钓鱼棚、水上餐厅、渔船、网箱等泛滥,随意侵占河道、设置拦河网等现象突出,对万峰湖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016年起,黔西南州全面推进万峰湖环境综合整治,坚决取缔沿岸养殖场,拆除网箱430万平方米、清理水上餐厅40余家。同时沿湖大力发展芭蕉、芒果、枇杷、柠檬、澳洲坚果等特色热带水果种植业,既护岸增绿,更让群众有业可转。不仅是万峰湖,近年来,贵州在乌江、清水江、红水河等主要河流全域取缔网箱养鱼,代之以生态种养殖业,水质持续改善的同时群众收入不降反增。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先后实施了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省、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建立全国首个“绿色金融”保险服务创新实验室,环保公益诉讼、生态损害赔偿等多项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湖面海拔2100多米的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即使在最热的7月,这里的平均气温也只有18度,是一片生态价值极高的高原湿地。过去,湖边的威宁县城不断扩展,威胁着草海的生存。2013年,多位院士专家调研后警告,如不及时治理,37年后草海很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贵州省委省政府立行立改,2015年起从省级层面制定保护和治理方案,围绕“治山、治水、治环境”的思路,采取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治污净湖、造林涵湖等综合措施,收回、腾退保护区内的城建土地2.4万多亩,退耕还湿地6万多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3.29%。如今,草海重新焕发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勃勃生机。


1975年,贵州森林覆盖率只有22.8%,经过这些年努力,2019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9.95%,全省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3%,生态文明公众满意度居全国前列,生态文明“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说,我们一定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一定会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永远成为贵州老百姓为之骄傲的“幸福不动产”,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贵州老百姓用之不竭的“绿色提款机”。


贵州激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图为配送小哥在超市取货。资料图片









《凝聚精气神,打赢收官战》





“七一”刚过,贵州省毕节市就传来好消息:通过半年的挂牌督战,该市剩余的12.5万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未出列贫困县、村已全部达到摘帽退出条件。收官之战,初战告捷。

在毕节市聚精会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市上下不仅没有松懈,反而迸发出“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精气神。聚焦重点、瞄准短板、集中兵力、压实责任,一连串行之有效的“毕节战法”,让这个曾经“苦甲天下”的贵州西北角,彻底撕掉了长期挥之不去的贫困标签,迎来了全面小康。

特色农业“土生金”

一棵棵从石缝中长出的花椒树,像极了不甘贫困的毕节人。

近日,记者来到毕节市纳雍县董地乡街上村的九叶青花椒种植基地,一粒粒饱满油亮的青花椒挂满枝头,空气中散发出阵阵麻香。

贫困户王春在花椒种植基地务工,工作内容是剪花椒、摘花椒、补花椒苗等。“一个月最少有2200元的收入,最高的一个月2700元。”王春说。

据了解,街上村荒山种植九叶青花椒共1000余亩,目前400亩已进入初产期,预计产值可达200余万元,可辐射带动当地265户1200余名群众持续增收。


“这株是昂斯洛,这株是盛世,这株是海岸……”6月16日,纳雍县高峰村的蓝莓种植专业户王必进在基地给客户介绍蓝莓品种,看着硕果满枝,他满心欢喜。

以前,王必进就靠种洋芋、苞谷,连口粮都不够,只好外出务工。几年前,王必进去云南的姐夫家做客,发现蓝莓销路好、产值高,就琢磨着自己也试一试。

蓝莓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经过检测,高峰村的土壤PH值特别符合要求。2018年,王必进从外地选购了优质蓝莓品种,经过几年的摸索,终于掌握了这项技术,今年,蓝莓开始进入盛果期,亩产值可达四五万元。

劳务就业稳收入


纳雍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收入中,务工收入就占了70%以上。面对疫情冲击,如何走好劳务就业扶贫之路?

每周四都是纳雍县勺窝镇的赶场天,这个集市不仅有菜卖,还有县里送来的劳务就业岗位可供选择。

“我们勺窝乡的各位父老乡亲,大家都可以过来看一下,只要大家想务工,我们都有岗位供大家选择。”6月11日,在勺窝镇农贸市场对面,纳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胡迅正在拿着话筒卖力吆喝。

刚从广州回到家的勺窝镇勺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荣华还没来得及收拾行李,就迎来了“客人”。“我当时挺惊讶,没想到村干部这么快就到我家了。今年外出打工不方便,媳妇又要在家带孩子,所以我正打算在家里找份工作。”王荣华说。

勺窝镇组织委员张应江拿出“台账”,将王荣华的返乡信息和就业情况记录在册。当天下午,王荣华就接到了桑蚕公司的面试通知。

截至2020年6月,毕节市县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79.29万人。面对疫情冲击,稳住就业基本盘,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

易地搬迁圆梦想


走进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双山镇锦绣社区的扶贫车间,车间负责人蔡国义正忙着指导群众加工电子产品,一派热火朝天。

2018年,蔡国义一家和1485户易地移民搬到了锦绣社区安置点,蔡国义一家成了新市民。在社区的就业推荐下外出务工,因为勤劳肯干他获得厦门雨市利创雨具有限公司部分电子产品加工代理权。今年,因疫情影响,他选择留在社区发展,利用社区搬迁群众中的留守妇女等劳动力,开办起了加工厂。“我们一家子还能搬出大山,本来就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好事,如今还实现了创业梦,这日子啊,比蜜还甜!”蔡国义高兴地说。

送完孩子上学,家住毕节市织金县平远新城的彭祥艳赶到离新家不远的扶贫车间上班。2018年,彭祥艳一家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平远新城,她也找到了工作。

过去,因丈夫长期生病,彭祥艳时常为温饱和孩子书学费发愁。“如今,我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能解决上大学和读小学的孩子的费用。晚上回家还能照看丈夫。


“十三五”期间,毕节市28.5万人搬离深山区石山区,搬进了城镇,从农民变成市民,走进工厂车间,过上了美好生活。


图为工人在湄石高速河闪渡乌江特大桥上施工。资料图片


图为中国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在机房内巡检。资料图片









大山里的“农人”教授——记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贵州大学助农专家群体





“过去有个‘潘核桃’,现在多了‘龙猕猴’‘张蔬菜’‘徐蘑菇’……贵州大学组建的653人博士教授专家团,为脱贫攻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谈起学校的助农专家群体充满着自豪。

“我知道,你是贵州大学的教授,已经来了半个多月。”4月16日,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在威宁县的蔬菜基地里一眼就认出了在大田里指导贫困户种菜的张万萍教授。省委书记认识她,群众更熟悉她,在沿河县官舟镇,当地百姓称她为“蔬菜女神”:“贵大专家就是牛,美女教授玩锄头,种下辣椒两万亩,产销两旺无人忧。”

“必须下到地里去!在台上讲百遍不如地里干一遍!”张万萍坚持带着农户一起到田间地头实干,从整地撒肥到病虫害鉴别再到残膜回收,手把手地教。为了让农户能听懂,她就用“伺候秧苗就像伺候月子里的孩子”“养孩子要吃饱吃好”等生活常识做比喻。每到一处,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会赶来跟她学技术,有时甚至“拦车求教”。威宁县的老乡笑着问她:“你真的是贵州大学的教授么?不抬头就和我们一样呀,手也是这么粗糙。”

“每次听到茶农增收,我就很开心。”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金林红教授,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贵州各县的茶山指导茶农科学种茶,有人帮他算过,少说一年也跑了4万多公里。

贵州茶叶追求绿色、有机、无公害,这杯“干净茶”里凝结着金林红等专家的智慧和辛劳。“食品安全要从田间开始,这第一关必须要守好。”为解决茶树病虫害的问题,金林红和他的团队在茶林和实验室之间奔走,研究茶树病虫害发生和流行机制,推广生物防控和生态调控等技术,带动老百姓不用化学农药,降低农作物安全风险。在得到他们的技术指导后,很多茶山茶叶产量和质量迅速提升,平均一亩茶园农民就能增收1450元。

2020年年初,疫情突袭,各地交通受阻。可这也正是春茶生长的关键时期,不能前往茶山的金林红就在线指导茶农。为防止倒春寒和凝冻灾害,金林红及时把春茶生产的技术方案发到各县茶园示范区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和茶农们组建的微信群里,还把防倒春寒的物资寄到茶农手里,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教他们使用。

“1987年我大学毕业就开始研究刺梨,这一做就是三十多年。没想到这小小的刺梨正在成为贵州的千亿级产业。”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的谭书明教授说起他和刺梨的缘分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刚工作的时候,我的老师牟君富教授就告诉我:刺梨是贵州的特色资源,刺梨之所以酸、苦、涩是因为它来自天然艰苦的地方,代表当地纯朴的百姓把健康送给尊贵的客人。和牟老师工作和学习,也让我开始着迷于刺梨。”从那时起,谭书明全身心投入到刺梨的研究和产业的发展。

贵州发展刺梨产业几经波折,困难重重,缺少资金、缺少项目,谭书明就利用其他课题的结余经费继续搞研究。“养了三十多年的孩子,哪有说放弃就放弃的呢,我坚信刺梨会有光明的一天。”他说。

如今,贵州全省刺梨的种植面积已高达170多万亩,省内五十多家企业投资建厂,谭书明教授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曾经山沟沟里的土果果正在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来源:光明日报


这项全国重磅名单正在公示中!贵州5名个人和一批组织入选


贵州公务员招录及选调生计划有调整,涉及岗位减少和取消等


征求你的意见!贵阳小客车尾号限行政策拟调整:时间、限行路段等都有变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